青岛展团网信息资讯| 服务配套|

首页 » 青岛 » 服务配套 » 正文

发展影视文化产业 创新青岛城市定位

发布日期:2014-01-24 17:2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共青岛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转移,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努力为文化青岛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百年青岛牵手国际万达,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城,带动文化产业裂变,将对加快我市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改变青岛城市定位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一、文化产业的潜力无法估量

城市与电影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赋予电影以想象力,激发电影产业的发展活力,引导其走向不同的发展模式。

中国早期影视制作产业并不发达,融资来源有限直接限制了以影视制作为核心的成熟的发展模式,也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民族品牌的电影节。与北京上海香港等依托城市品牌效应高起点发展影视产业不同,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横店走的以影视基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类似于美国好莱坞发展的初期阶段。浙江横店影视城建成之初只是一座空城,1999年推出免收场租费的策略,引来众多的影视剧拍摄剧组,再加上影视作品的热播及新闻宣传,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及演艺人员等,旅游收入几何式增长,催生了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秀等文化项目的火爆,拉动了其他三产发展,走上了以影视为牵引、旅游为平台、文化为魂的影视产业发展模式。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首位是军事工业),在出口方面则是第一大产业,特别是好莱坞电影文化的传播与输出。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少有四个标准:一是政治影响力,二是军事实力,三是经济实力,四是文化影响力,任何方面都不可偏颇。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地位越来越高,军事现代化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处于第二位,但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还是很大。美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比例高达43%,欧盟占34%,日本占10%,而中国文化产业所占比例不到4%。特别是文化输出还处在起步阶段,2012年中国有75部影片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10亿元人民币,而一部《阿凡达》全球票房收入就达到了27亿美元,中国急需一个与世界接轨,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声的平台,从而不断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实力,与世界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

从国内来看,中国人均GDP已达5680美元,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需求,文化消费成为未来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以西方家庭的数据测算,文化消费占家庭支出比例的15%—18%,中国将释放出以万亿计的文化消费需求。保守估计,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超过北美,2023年将达到北美票房收入2倍左右。可见文化产业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新时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势必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文化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强力引擎

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表现,缺少文化支撑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特性,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新的强力引擎。

青岛城市产业转化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海外市场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短缺等,青岛产业转方式、调结构迫在眉睫,需要低能耗、高潜力、无污染的新型产业业态的注入,而文化产业恰恰具有这样的属性。目前,我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化旅游、创意动漫、休闲娱乐等高附加值的业态还不够强。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大调整大洗牌,必然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以其反向调节的功能,在经济低迷时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对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

当前,青岛正借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城市功能提升的重中之重。2013年12月3日,青岛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提出,增强文化市场活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文化青岛”。青岛前一百年的发展主要放在了东海岸,正值向“文化青岛”转型之际,后一百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西海岸面临着更大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以来,西海岸新区延续了青岛以港兴城的发展史,港口裂变带动了家电电子、船舶海工、石油化工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与蓬勃发展的第二产业相比,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成为西海岸产业发展的短板。2012年,西海岸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902亿元,占青岛市的1/3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114亿元,不到青岛市的19%。因此,城市发展和产业调整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新要求,西海岸文化产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自身优势。

从自然禀赋上来说,与好莱坞所在的洛杉矶及戛纳等名城相比,享有“东方瑞士”美誉的青岛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为主题的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这里海、山、天、岛、城、湾连为一体,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被称为天然的“东方影棚”。国内早期的《风云儿女》、《劫后桃花》等很多电影,都曾在青岛取景。如今,每年超过200个剧组来青岛拍摄,特别是西海岸美丽的山海风情和极强的空气能见度、适宜的光线都为影视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从文化内涵上来说,青岛有本土的齐鲁文化,有外来的异域文化,海洋赋予青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洋文化精神。齐鲁文化与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青岛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特质,从而为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产业的生根发芽提供了丰腴的土壤,也培养出了唐国强、倪萍等表演艺术家,以及黄渤、黄晓明、陈好等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线明星,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等落户西海岸。

可以说,从自然资源到人文资源,青岛具备了打造“影视之都”的基础,特别是随着隧道、地铁轨道交通等配套工程的建设,西海岸新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基础条件远远领先当年的洛杉矶、戛纳等,恰逢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期,后发优势更加明显,因此,需要一个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又与本土优势相结合的文化旅游龙头项目,领航青岛城市品位跃升新高度。

三、瞄准世界第一,创造顶级典范,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

作为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基地,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项目于2013年7月落户西海岸中央商务区,涵盖了影视基地、影视会展中心汽车极限秀、万达茂娱乐商业、度假酒店、游艇交易中心、国际医院、滨海酒吧街等8个功能区。其中,文化产业投资300亿元,投资规模世界第一;并购英国圣汐游艇、美国AMC等,与顶级艺术大师合作,规划理念上国际领先;融入了世界文化的精华与地方文化的精髓,硬件建设超越了全球最高标准;具备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等综合功能,影视园区功能世界唯一。

万达茂。约36万平方米的万达茂已开工建设,计划两年内正式启用,集室内主题公园,室内水公园、3D电影互动乐园、室内滑冰场于一体,这些文化旅游项目设在室内,弥补了青岛冬季旅游空白,青岛从此有了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其中,将电影3D技术应用于游乐设施上,如西游斗魔,游客乘坐过山车、手持武器,可以射杀《西游记》里的3D立体的妖魔鬼怪;室内儿童乐园将仿照美国迪斯尼,以职业体验、互动为主题,儿童可以开动消防车,充当消防战士去扑灭两侧的火焰等。除了娱乐设施,地铁直达万达茂15万平方米商业设施,满足周边大客流量购物、娱乐、美食等需要。

汽车极限秀。由国际艺术大师马克·费舍尔设计,拥有世界唯一的360度环绕舞台,跑车沿着立体环形跑道,垂直在游客头上环绕,让观众感受激情咆哮的奇观,真正实现陆地飞行。年内正式开工,将于2016年正式启用,青岛从此拥有了世界唯一的汽车极限秀剧场。

游艇交易中心。万达并购世界两大奢华游艇品牌之一的英国皇家圣汐游艇,建设游艇展示中心,计划2015年建成。客人可以像《007》电影男主角一样,驾驶游艇出海娱乐,或者把商务会谈、合同签署等活动,从沉闷的会议室或酒店,转移到晴朗的海上,享受“海上运动别墅”的待遇。每年8月举行一次国际游艇交易展,聚集世界各国的名牌游艇,青岛从此有了世界级游艇港。

影视基地。占地200万平方米,计划2014年1月开工,两年后正式启用,涵盖十几个外景地、20个摄影棚、电影博物馆及影视会展中心,包括世界规模最大的摄影棚、世界唯一的固定水下摄影棚,青岛从此有了世界级影视产业基地。除了供剧组拍摄制作,还兼具旅游娱乐功能。游客可以根据提供场景剧本道具等,模仿好莱坞电影片段,亲自扮演影视角色;可以进入剧组拍摄现场观看明星拍戏,并且以群众演员身份参与真正的影视剧组拍摄活动。

影视会展中心。从2016年9月开始,在影视会展中心申办青岛国际电影节,根据与美国奥斯卡学院签订的协议,将有来自近100个国家的数百家电影公司参展,超过3000多部参赛大片在此上映并完成交易,青岛从此等于创新了一个“戛纳电影节”,有了民族品牌的电影节,百姓足不出户可以观看尚未正式上映的大片,零距离接近世界级演艺界明星。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前瞻思维和眼光,不能仅仅放在国内范畴来考虑,还必须从世界的角度去规划。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设立之初与美国好莱坞看齐,重视国际电影业的游戏规则。与好莱坞、戛纳及浙江横店等其他影视产业项目不同,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不是孤立的拍摄基地,或者是单纯的影视会展举办地,而是涵盖了影视基地、会展、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业态及星级酒店、国际医疗、教育配套。可以说,是一艘“影视文化航母”,将着力打造世界级影视旅游乐园、世界级影视拍摄基地、比肩世界的影视蜡像馆、影响世界的民族品牌电影节、收藏世界的影视博物馆、华东区最大的星级酒店群、领航青岛的顶级游艇汇、国际匠师巨制大型秀场。

四、以文化产业为引领,规划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助推青岛城市产业转化升级

产业提升。作为定位“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整合了世界级的影视文化资源,把国际顶尖影视文化作品引入中国,将融合鲜明的好莱坞特色和中国特色,使项目本身具有原创性、高端性、唯一性,助推青岛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革命性地提升青岛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产业水准。

通过导入影视文化产业业态,与休闲旅游发生化学反应,将填补山东半岛除山水旅游资源外无国际大型娱乐休闲主题公园的空白,提升青岛乃至山东半岛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助力打造“好客山东”旅游精品和世界旅游名牌。

辐射带动。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建成营业之后,将以服务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影视拍摄制作为基石,聚集超过100个剧组在此拍摄。通过规划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有实力、有作为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影视制作企业和人才,将有数千家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设备服装租赁、影视器材、电影院线等上下游公司常驻,打造好莱坞式的影视产业集群。通过影视产业的品牌带动作用,将吸引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演艺人员等,预计项目运营后每年吸引2000多万旅游客流,在西海岸诞生百亿乃至千亿级商机。

城市升级。通过洛杉矶、戛纳等国际文化名城的发展经验来看,以文化产业作为“无烟引擎”,相当于原子核裂变,将会激发城市的发展活力。随着青岛国际文化旅游城的运营,与横店影城每年约30万人的 “横漂”族一样,“青漂”一族也会在西海岸孕育而生,数以十万计的从业人员生活在此,将改变西海岸新区制造业人员过重的人才结构,从事现代服务业就业创业人员比重会显著提高。城市有了优质产业、先进生产要素、优秀人才的聚集和激荡,吸附力会显著提升,规划建设中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将吸引更多国内外的商务会展旅游活动,以会展、金融等产业提升青岛的价值取向和城市功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城市转化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本文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扫描展团网微信二维码,关注展会、会议节庆、展销会、会展服务,关注"展团网"微信公众号即可 展团网
 
网站首页 | 行业分站 | 城市分站 | 参展意向登记 | 展会宝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桂ICP备11003182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10069764355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