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扶持资金力度还不够
“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青岛市对本土会展企业及展会品牌的扶持力度还不够”。采访中,谈到青岛会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首先想到这一点。一位从事展会业的公司经理坦言:“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举办一个会展投入很大,如果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那对我们而言,就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事实上,青岛市对会展业是有扶持政策和资金的。为激励本土展会业的发展,2011年,市会展办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扶持展览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标准的阜外巡回展来青举办、现有展会提质扩容、本土新创办展会、中小展会联办依规定给予资金补助,指导相关企业用足用好专项资金,并激励青岛市展会项目不断调整优化、提档升级,促进青岛会展业更好更快发展。企业发展得到扶持后,青岛大中型会展项目规模扩张明显,两年来增幅约30%。
但相比国内同类城市,青岛市用于会展业的扶持资金属中等水平。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一次,他去拉一个展会,登门拜访主办方时,对方问能给多少资金扶持,他狠了狠心说了个30万元,然而,济南的代表也到主办方处拉同样一个展会,他们直接开价70万元。就这样,这个展会落在了济南。
在调查中,记者获悉,政府对展会业的专项扶持资金,由政府举办的展会占去了一半以上,企业获得的扶持资金很有限。“一个展会要举办下来,从策划到运作再到具体执行,有租金、通信费、宣传费、人力费、团队运营费等各种成本,其公司的每年投入就高达七八百万。而要打造一个成功的展会,没有七八年是不行的。”青岛海展集团董事长贾峻莱表示,如果只靠企业自己投入,很难坚持下来,而要申请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又很难,至少说明资金扶持制度还不完善。
2 硬件跟不上,缺展馆综合体
硬件设施的缺陷也是青岛会展业发展的一大短板。“目前,青岛虽有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又在即墨新建了青岛国际博览中心,但青岛还是没有一个专业的展馆综合体,一个可以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及餐饮中心于一体的会馆。”贾峻莱表示,综合德国、美国等会展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大型的展馆综合体是会展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设施,但青岛目前还没有这么个地方。随着各个城市新建场馆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岛也需要有一个几十万平米的展馆综合体。
当年,全球知名的达沃斯论坛,来中国挑选举办城市的时候,考察的第一个城市是青岛,之后才是大连和天津,但最终选择的城市却是大连和天津,就是因为青岛的会议设施不足,无力承担起这一国际性会议。“前段时间,我刚去大连考察了他们的展馆建设情况,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大连世界博览中心专门投入了近30亿元,建了个大型的国际会议中心。”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任荣淑玲遗憾地说,与他们的展馆建设投入相比,青岛确实欠缺不少。
交通餐饮配套的欠缺,也阻碍着青岛展会经济的发展。今年10月份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农机展,为青岛历届展会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山东省历史以来承接的规模最大展会。然而,一位参展商介绍道,展会规模很大,人气很旺,但交通却被堵得水泄不通。展会第一天,参加开幕式仪式的一些参展商,本应是早上八点半就到展会现场,但就因交通拥堵,最终十一点才到,在路上被堵了三个多小时,完全错过了开幕式。这位参展商表示,按照国际规范,从展馆到市中心的距离应该不超过10公里,公交、地铁、轻轨、快速交通应该遍布,能通向四面八方,但这一点,目前青岛还没能做到。
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6000多人聚集青岛参加会议,创造了青岛展会史上参会人数最多的纪录。但这六千人的吃饭问题又该如何解决的呢?记者采访得知,由于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没有给参展商专门提供饭食的餐厅,6000多人只能在会展中心的场馆内吃盒饭。作为会展中心的负责人,荣淑玲对此也很无奈,“从承接展会的面积来看,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承接了全青岛90%以上的展会。可以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代表着青岛会展业的发展水平。然而,正是这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展馆,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餐饮中心。”
3 人才缺口大,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青岛有了一些同声传译的人才和设备,但是要举办一些大型的国际会议,还需要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去引进。”一位会展公司老总告诉记者,精英人才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虽然青岛市各个大学包括职业教育,做得还不错,但在会展有关方面专业的培训还不能满足需求。
从事十多年展会业的贾峻莱也有同感:人才难招,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会展业作为青岛的新兴产业,会展设计师也曾一度被列为发展前途最为光明的职业之一。”贾峻莱说,然而,目前青岛会展行业的专业人才缺口依然很严重,尤其是像会展设计师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因为会展这一行业目前还很窄,人才有限。“一个会展项目需要20多人专门负责,部分项目负责人的年薪甚至高达20多万元,但依然招不到人才。
“人才方面,最缺的是展览策划,能够运行团队的人才。”对于人才的稀缺,一位会展公司老总也深有感触:“举个例子说,蓝色经济作为青岛展会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愿意举办这方面的展会,但具体该怎么举办却不知道,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去研究,也需要具有展览策划的专业人来谋划。”
4 机制不顺,市场化运作需加强
青岛会展业的机制运行不顺畅,政府相关部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也广受业内诟病。一位会展公司老总给记者举例说,国际时装周、航海博览会、消费电子博览会等,是青岛知名的几个大型展会。但是,这些大型的展会都是政府主办,缺少市场化的运作。“对于这些展会,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资金,如果把资金作为扶持资金给企业,由企业运行,完全市场化操作。那么,这些展会绝对会比现在做得好。”
“我曾经找政府相关部门谈过,想让他们把这几个展会交给我们企业来运作,不需要政府投入太多,还能给他们挣钱,但谈到最后有关部门还是不同意。”这位会展公司老总透露说,在对展会业的管理上,由于缺少对展会的准确定位,政府对一些展会大包大揽,一味投资,结果反而是不断贴钱,效果还不好。
“对于展会这一行业,政府起的作用应是一种疏导、引导作用,保证整个会展业的市场环境健康有序,而不是政府去掏钱办展会,应该学会寻求知名的展览公司进行合作,打造知名品牌展会。若政府管得太多,反而不利于展会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正确发挥政府那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延伸
外国专家谈青岛会展业发展
Jenghiz von Streng是瑞士籍投资分析师,会展业专家。他认为,青岛欲发展会展业,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从数以百计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招来顶级的会议和展览,在竞争剧烈的会展市场中争一席之地。
第一,青岛要专注发展其自身优势。青岛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港口,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港口之一,可谓中国“蓝色经济”的先驱。青岛的海洋工程、航运、造船业、海洋化学和生物技术行业皆领先同侪。此外,百分之三十的中国海洋研究机构都设于青岛,青岛坐拥中国一半的海洋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人才资源之丰富,绝非一般城市能比拟。青岛拥有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加上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会成为“蓝色经济”会展项目的必然之选,要在国际上独领风骚,也就指日可待。
第二,就是创新。在创新方面,提议将青岛率先打造成领先全国的“绿色”会展城市。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会展业算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随着中国企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我们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这将成为成功会展的重要指标。青岛是一个美丽而干净的城市,早已赢在起跑线上,至于能否成功,则要视乎政府的推动和企业的自觉。
最后,若要让青岛会展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与世界知名的会展主办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青岛的会展维持在一个高水平。天津和大连与世界经济论坛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若青岛能找到一个类似的合作伙伴,同时借助其自身优势,打造成“绿色城市”,那么,青岛离中国领先会展城市的地位,就只有咫尺之遥了。
政府发力打造本土品牌展会
青岛会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引起了青岛市政府会展业发展办公室的高度重视。为解决这些问题,青岛市把今年定为青岛会展业的“品牌创新年”,重点打造青岛本土的品牌展会,“2+6”品牌战略便是今年会展业发展的创新之举。所谓“2+6”品牌战略是指,将全力培育打造“国际海洋经济与科技博览会”和“亚太贸易投资洽谈会”两大龙头自主品牌和六个方面的重点品牌项目,这六个方面的品牌项目,是指现代服务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幸福宜居生态城市以及历史人文特色方面的品牌项目的发展。
结合“2+6”品牌战略,市会展办又制定了三项政策:一是依托优势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依托本市资源禀赋,突出蓝色硅谷、西海岸经济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入诸如临港经济高峰论坛等展会项目。二是突出产业特点,强化区市联动。针对各区市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导入展会资源,度身定做诸如橡胶博览会等展会项目。针对西海岸、蓝色硅谷、高新区的不同需求,突出重点,进行战略支持,包括对重点企业的引进、对本土潜力展会的重点支持、对特殊题材展会的倾力打造等方面多措并举、务求实效。三是引导部门参与,把握合作机会。对规格高、影响力大的展会、论坛,积极主动与市直部门沟通联系,邀请市直部门、投资公司积极参与,加强沟通交流,寻求合作机会。
“国际海洋会展名城”是目标
青岛会展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哪里?为大力实施会展品牌战略,不断提升会展业的品牌带动力和服务发展力,市会展办编制了《抢占高端,突出特色,率先打造国际海洋会展名城三年领军计划(2014-2016)》,目前正在征求部门意见,在这个三年领军计划中,要按照三年三步走的方式,扎实推进市会展业品牌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国际海洋博览名城”城市品牌。
未来,青岛将以建设“国际海洋会展名城”为目标,突出青岛优势产业特色,以场馆现代化、品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国际化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展会,发展一批规模化经营的会展企业,组织承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会议,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使会展业成为青岛市的特色产业和城市名片,使青岛市成为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和会议目的地城市。
场馆综合体,论证西海岸
在展馆建设方面,青岛现有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山东省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专业性会展场馆,室内展出面积约20多万平米。可举办国际大中型会议的五星级和准五星级酒店十余个,可以承办部分体育赛事活动的标准体育场馆19个。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虽然近几年青岛的会展场馆水平提升很大,但仍然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下一步,青岛市将根据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再建场馆综合体,西海岸、高新区将成为新场馆选址的地点。这样,青岛展会业的布局就基本形成了。据悉,2012年,《青岛市“千万平米”旅游休闲度假及会展设施建设推进方案》下发后,市会展办等相关部门就启动了西海岸会议展览场馆选址论证工作,启动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扩建工程。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带、四区、多节点”的会展产业新格局目标,目前几个大的基地初具雏形。
市民:期待青岛展会更上档次
王悦是在青岛上的大学,毕业后,在青岛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目前已工作两年时间。谈到青岛的展会,王悦很感慨。“我在青岛上大学时,只要周末有时间,就会和同学一起到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展会,车展、食品展、服装展成为参加次数最多的展会。”王悦说,上班后,虽然参加展会频率不如大学时高,但他们也常参加,尤其是一些特色展会。
对于参加次数最多的车展,王悦说自己有些意见。“很多人去车展,是为了能够目睹知名品牌车的风范,看到高科技水准的车辆,为以后买车积累下经验。但后来发现,青岛的车展每年所展览出的车差异并不大,也就慢慢失去了观赏兴趣。”王悦说,一些展会展览的产品很单调,人气也不旺,像时尚服装展、皮草皮革展这些展会,所展览的衣服完全没有时尚的感觉,样式单一,适合年轻人的则更少。
“有时候,参加一些展会不仅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反而像赶大集一样,到处都是地摊货,本应该上档次的展会竟然办成了大集。”王悦期待青岛的展会能更上档次、更有专业水准,同时还不能脱离老百姓的生活,要跟市民日常生活贴得更紧密,时尚又能实用。
专家:办永不落幕的展会
怎样解决目前青岛展会业面临的诸多困境?青岛市委党校教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刘文俭表示,一定要准确定位。青岛展会业的发展要结合地方优势,办有自身特色的展会,比如,电子家电博览会,依靠啤酒、葡萄酒、蓝莓的健康饮料展,化工橡胶展等。同时,青岛不仅要办看得见的展会,还要办“看不见”的展会。刘文俭说,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上商城也已成为市民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因此,也要打造网上展会,当展馆里的展会结束后,市民还能到网上展会继续购买产品,这样一来,线上、线下共办展会,日日展会,从而,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刘文俭表示,在硬件设施上,目前青岛的展馆建设还比较分散,配套设施还需加强,缺少综合性的展馆。因此,对于一些利用率不高,不常使用的展馆,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把展馆出租给企业,让公司在里面办公,让展馆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关于展会业人才的培养,刘文俭表示,青岛高校对展会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成熟,目前,人才的培养与招聘不能仅局限于青岛地区,完全可以与别的地区的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从境外引进人才。
政协委员:给参展商带去效益
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岛展会业发展?山东省政协委员王夕源认为,无论是政府主导办展会,还是民营企业办展会,展会一定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市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对于参加展会的客户而言,要能够从展会上买到或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参加展会的参展商而言,要能够从展会上卖出产品或推销出品牌;对于承办展会的企业而言,要能够有钱可赚。所以,展会一定要符合市场需求,而不能靠政府强制手段,“逼”着参展商参会。
“展会就像农村集市一样,村民赶集,就是想在最短时间内置办齐想要的的物品。办展会也是一样,要提供不同档次、不同层次的内容,客户便能来参展,参展商也就会有好处。”王夕源说:“参展商不会因为展会大而来,而是因为有利润才来。”文/图 记者 连茂明 于伟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会展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哪里?为大力实施会展品牌战略,不断提升会展业的品牌带动力和服务发展力,市会展办编制了《抢占高端,突出特色,率先打造国际海洋会展名城三年领军计划(2014-2016)》,目前正在征求部门意见,在这个三年领军计划中,要按照三年三步走的方式,扎实推进市会展业品牌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国际海洋博览名城”城市品牌。
未来,青岛将以建设“国际海洋会展名城”为目标,突出青岛优势产业特色,以场馆现代化、品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国际化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展会,发展一批规模化经营的会展企业,组织承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会议,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使会展业成为青岛市的特色产业和城市名片,使青岛市成为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和会议目的地城市。
场馆综合体,论证西海岸
在展馆建设方面,青岛现有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山东省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专业性会展场馆,室内展出面积约20多万平米。可举办国际大中型会议的五星级和准五星级酒店十余个,可以承办部分体育赛事活动的标准体育场馆19个。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虽然近几年青岛的会展场馆水平提升很大,但仍然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下一步,青岛市将根据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再建场馆综合体,西海岸、高新区将成为新场馆选址的地点。这样,青岛展会业的布局就基本形成了。据悉,2012年,《青岛市“千万平米”旅游休闲度假及会展设施建设推进方案》下发后,市会展办等相关部门就启动了西海岸会议展览场馆选址论证工作,启动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扩建工程。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带、四区、多节点”的会展产业新格局目标,目前几个大的基地初具雏形。
市民:期待青岛展会更上档次
王悦是在青岛上的大学,毕业后,在青岛一家金融公司上班,目前已工作两年时间。谈到青岛的展会,王悦很感慨。“我在青岛上大学时,只要周末有时间,就会和同学一起到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展会,车展、食品展、服装展成为参加次数最多的展会。”王悦说,上班后,虽然参加展会频率不如大学时高,但他们也常参加,尤其是一些特色展会。
对于参加次数最多的车展,王悦说自己有些意见。“很多人去车展,是为了能够目睹知名品牌车的风范,看到高科技水准的车辆,为以后买车积累下经验。但后来发现,青岛的车展每年所展览出的车差异并不大,也就慢慢失去了观赏兴趣。”王悦说,一些展会展览的产品很单调,人气也不旺,像时尚服装展、皮草皮革展这些展会,所展览的衣服完全没有时尚的感觉,样式单一,适合年轻人的则更少。
“有时候,参加一些展会不仅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反而像赶大集一样,到处都是地摊货,本应该上档次的展会竟然办成了大集。”王悦期待青岛的展会能更上档次、更有专业水准,同时还不能脱离老百姓的生活,要跟市民日常生活贴得更紧密,时尚又能实用。
专家:办永不落幕的展会
怎样解决目前青岛展会业面临的诸多困境?青岛市委党校教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刘文俭表示,一定要准确定位。青岛展会业的发展要结合地方优势,办有自身特色的展会,比如,电子家电博览会,依靠啤酒、葡萄酒、蓝莓的健康饮料展,化工橡胶展等。同时,青岛不仅要办看得见的展会,还要办“看不见”的展会。刘文俭说,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上商城也已成为市民购买产品的重要渠道。因此,也要打造网上展会,当展馆里的展会结束后,市民还能到网上展会继续购买产品,这样一来,线上、线下共办展会,日日展会,从而,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刘文俭表示,在硬件设施上,目前青岛的展馆建设还比较分散,配套设施还需加强,缺少综合性的展馆。因此,对于一些利用率不高,不常使用的展馆,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把展馆出租给企业,让公司在里面办公,让展馆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关于展会业人才的培养,刘文俭表示,青岛高校对展会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成熟,目前,人才的培养与招聘不能仅局限于青岛地区,完全可以与别的地区的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从境外引进人才。
政协委员:给参展商带去效益
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岛展会业发展?山东省政协委员王夕源认为,无论是政府主导办展会,还是民营企业办展会,展会一定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市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对于参加展会的客户而言,要能够从展会上买到或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参加展会的参展商而言,要能够从展会上卖出产品或推销出品牌;对于承办展会的企业而言,要能够有钱可赚。所以,展会一定要符合市场需求,而不能靠政府强制手段,“逼”着参展商参会。
“展会就像农村集市一样,村民赶集,就是想在最短时间内置办齐想要的的物品。办展会也是一样,要提供不同档次、不同层次的内容,客户便能来参展,参展商也就会有好处。”王夕源说:“参展商不会因为展会大而来,而是因为有利润才来。”文/图 记者 连茂明 于伟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